时光网讯《奥本海默》内地定档8月30日的消息,让无数诺兰影迷为之雀跃。影片聚焦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主导制造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看到这个题材,让人立刻想起一部国产电影《横空出世》,该片讲述了我国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故事,堪称国产版《奥本海默》,内地评分高达9.4分。
虽然后者是部上映于1999年的老片,但无论是剧情还是爆炸场景,都生动记录了那个让中国人难以忘却的传奇时刻。
这部影片集结了李雪健、李幼斌、陈瑾等实力派演员,在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上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在内的七项大奖,影响了无数观众。
艺术价值VS主旋律
《横空出世》以真实原型为依托,完整复刻了那段历史。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战绩显赫的冯石将军(李雪健 饰)接到中央委派,带部队进入戈壁滩。
与此同时,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陆光达(李幼斌 饰),以及各大科研机构、重点大学也选中了一批人才,共同前往西北。
他们将在那里,完成一项艰巨且伟大的使命,建造中国原子弹发射基地。
故事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当年苏联专家从中国撤走,中国科学家重新介入,发现数据有出入,相关工作陷入僵局。
在科技手段落后,物质条件相对欠缺的情况下,科学家们要如何白手起家?这成了影片最大的看点。
进一步来说,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他们要如何在内外均无支援的情况,造出尖端原子弹?靠的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
冯石和陆光达,二人一文一武,中间碰撞出无数矛盾,这些矛盾的化解过程,也很有现实借鉴意义。
冯石擅“武”,带团队经验丰富,做事讲究策略,懂得维护同事感情。而陆光达是科研人才,刚从国外回来,跟冯石有很多了理念上的冲突。
比如陆光达去现场考场,发现军人用盐碱水拌混凝土,要求立即停工。冯石以为陆光达无理取闹,于是引发摩擦。
直到明白盐碱水的腐蚀性,会影响原子弹爆炸系统后,他们才更换了水源。
冯石常以为陆光达小题大做,陆光达又觉得冯石缺乏专业知识。
二人从矛盾到和解,共同克服科技落后,物质匮乏和自然灾害,等无法想象的困难。内外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目标奋进。
二人的关系变化,也在强调一个理念:中国原子弹,不是靠个人力量研发出来的,它是集体精神的产物。
这是一批打不垮、压不倒、努力不懈的群体。
这个群体中有军官,有科学家,也有普通战士,是大家齐心协力,才把这件事做成功。
在科学家退伍里,还有一个熟面孔——陈瑾饰演的归国物理学家王茹慧,同时也是陆光达的妻子。
陈瑾正是热剧《三体》老年叶文洁的饰演者。
在《横空出世》里,她一出场就是典型的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模样,很符合角色形象。
影片虽然题材看起来严肃,但观感并不死板,没有一味沉浸在家国叙事中。
整体看下来,像在阅读一首散文诗,既有重大节点,又附有传神细节。
导演通过个体遭遇,来反应研发原子弹的艰难历程,切入点以小见大,而且还加入“留白”手段给观众想象的空间。
从这点来说,影片的艺术价值,要高于普通主旋律电影。
编剧在写陆光达的人物关系时,把人性冷暖与宏大叙事有机融合在一起。陆光达要搞科研,不得不跟妻子分居,一次离别就要等13个月。
直到他们在洪水中,因为抢救仪器再次相遇,二人的眼神里全是不舍和想念,看得人潸然泪下。
与妻子分离,与国际研发平台分离,他做了无数割舍,只为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任务。
在影片末尾,科学家的人物弧光饱满又明亮,让当下的观众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揭秘筹备过程
《横空出世》的筹备过程,值得单拎出来说一说。
当年,文艺工作者陈怀国和彭继超写了《马兰草》,拿到夏衍文学剧本奖。
鉴于文本实在精彩,又带有独特的符号意义。于是北影厂找到导演陈国星,希望能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作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献礼片。
一听到要拍献礼片,陈国星有点紧张。但想了想,他还是接下了这个艰巨又光荣的任务。
拍摄前,导演还特意带着主创团队,多次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考察,拜访参与过这一国防建设的科学家,记录他们的亲身经历。
演员方面,男主角第一人选就是李雪健。
众所周知,李雪健对剧本的要求很严格。当时《横空出世》的剧本还在修改中,陈国星只好给他讲故事大纲。
导演想邀请李雪健饰演冯石,一个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将军。在对原子弹并不懂行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成为原子弹试验基地的负责人。
角色原型是张蕴钰将军,参与组织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氢弹和多次空爆、地下平洞核试验等试验任务。
多年后,李雪健在北影节活动上,回顾当年参演的心情。
他看中的不只是冯石这个角色,更看重影片中提到的那些无名科技工作者,以及他们心中“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这才是影片最想表达的核心主旨。
除了冯石之外,这部影片另一个精彩角色,就是李幼斌饰演的陆光达,这是位建国后从美国归来的核物理专家。
两位性格各异、经历饱满的男主角,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
李幼斌当时接演,心理有点忐忑,一度怕演不好。为了进入角色,他阅读了大量核物理学家的传记书籍,寻找角色感觉。
从最终的成片效果来看,李幼斌和李雪健都很好完成了表演。
在20多年后的内地大银幕上,我们依然能看到李雪健老师活跃的身影。
在今年上映的《流浪地球2》和《封神第一部》里,李雪健老师兢兢业业的表演态度,精湛专业的表演实力,确实令人敬佩。
被误认为重启核试验
《横空出世》的幕后花絮,跟正片一样精彩。有的跟拍摄环境有关,有的跟演员即兴发挥有关,有的跟时代背景有关。
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在真实的戈壁滩拍摄。当时李雪健带着队伍、牵着骆驼迎着风沙往前走,吃了不少苦头。
不仅是他,整个拍摄团队都像回到了那个年代,一起体验当年科学家们的艰辛。
剧组耗费60吨钢材搭建铁塔,1:1还原现场。
除此之外,剧组还调动了飞机与坦克参与拍摄,成片效果确实相当震撼。
影片中的原子弹爆炸镜头,可以称为“没有使用特效拍摄”。它直接引用了纪录片素材,片中桥段就是真实的原子弹爆炸场景。
结尾原子弹爆炸后,人们激动欢呼的场面,也几乎按照当年纪录片复刻。场景、细节、人物动作精准还原,连画面右下方,因为兴奋而滑倒的人物姿势,都是非常相似的。
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导演陈国星透露,拍摄地的上空本来有常规的巡航卫星进行监测,但是后来监测卫星从两颗增加到了七八颗。
由于拍摄过程太过逼真,“地面完全像搞核试验”,陈国星也因此有些担心。
“怕国外那些整天通过卫星盯着我们的人,看见在早已废弃的实验场地上,又有人灯火通明地干活,闹出误会,给政府添麻烦。”
相关工作人员还跟导演提过,要不要在报纸上刊登正式消息,解释这是在拍戏,而不是做核试验。
剧组里拍摄一场激烈戏份时,突然传来“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的新闻。
李雪健听闻十分气愤,随即唱起《打夯歌》,引领现场演员进入拍摄状态。现场每个人都挥洒力气,把打夯戏拍成经典桥段。
片中还有一个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情节。
李雪健饰演的冯石,有场隔空与美国对话的戏,他大喊“No,去你妈的”。
有意思的是,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这句粗口并没有因此被删除,而是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充满力量,堪称点睛之笔。
制作团队带着这种认真严谨的精神,拍完了整部影片。
1999年影片正式上映后收获不少好评,在金鸡奖和华表奖等连续斩获了10几项大奖,成为当年的现象级国产电影。
说白了,影片拍出了中国人不服输不怕输的精气神,展现了中国人真正的脊梁骨,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直到现在,说起跟原子弹相关的国产电影,《横空出世》也是提及频率最高的作品,成为影史经典。
时光君之所以要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横空出世》里不管有名有姓,还是无名无姓的人,他们都是不该被遗忘的伟大英雄,他们为国家伟大事业奉献终身,只要一想起来,就会让人热泪盈眶。
影片诞生24年后,这些伟大英雄更应该被当下的观众们牢牢记住,永远留在心里。
作者:Simon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zhibotv.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