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会觉得FIRST有很强的艺术特性,和市场还有一点距离。但这次来,我非常明确的感受是,无论是年轻影人带来的项目还是他们的状态,都很考虑大众和市场的接口,很多项目有类型片的影子。”
在FIRST电影市场的媒体见面会上,电影市场评审、编剧、导演陈宇提到了这场青年影人的聚会给自己带来的反差感。在他的视角里,FIRST电影市场在保持创造力、新锐性的基础上,正在考虑如何使新项目拍出来、让更多人看到,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同。
“先锋”“作者”,这或许是大部分人对FIRST的第一印象,但在过去几年,FIRST电影市场一直在让自己变得更加多元,在保持其底色的基础上,为参与者描绘更多的可能性。
几年前这些转型刚开始的时候,还面临着质疑的声音,但今年很明显能感受到创作者、资方和平台本身,都磨合到相对平稳的阶段。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同口味的调和也不会一蹴而就,但整体看来,一个多元且鲜活的电影市场正在形成,FIRST电影市场也正在走出青春期,变得更加成熟。
当然,电影的成人礼,也是青年导演们需要在这个场域里完成的。就像电影市场公开称述主持人张小北建议电影新人的:走出温室,准备迎接风暴 。
多元的、现实的
桌面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新鲜概念,这次的FIRST创投公开陈述就出现了一部。
这部试图创新的电影《全屏搜索》,讲述了全职太太在一次视频通话后怀疑自己的丈夫出轨,然后通过手机、电脑、行车记录仪等现代设备进行调查的故事。
这部作品引发了场下评审与市场嘉宾的兴趣,之后的一对一洽谈中,项目约谈排期也满满当当。
影片的导演迟海曾经做过几年剪辑师,之后转型编剧,这是他选择做桌面电影的原因——这类电影对于前期和后期,尤其是后期的要求很高,而自己“有后期和前期的经验,这个项目又是比较低的预算,很有机会(拍出来)。”
从新导演的角度,迟海觉得自己有信心完成的桌面电影,是让资方接受电影新人的一块敲门砖。果然,在之后的洽谈上,迟海也感觉到,大部分市场嘉宾都对桌面电影的态度“都蛮积极的”。
迟海的遭遇是窥探今年FIRST创投气质的一角,不少新题材、新的表达形式都涌现出来,为市场嘉宾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过去,青年导演递交的项目更多是关于自己的生命体验,这当然是年轻创作者初始阶段的重要创作来源。不过在这次的公开陈述上,出现了更多从现实出发、更加类型化的作品。
《刺骨》就是具有鲜明特质的刑侦剧情片,其导演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曾经负责重案现场的勘查工作。另一部以老年人学车为题材的《老轻狂》,其导演则为剧本写作做了大量的案例探访,掌握了很多个人体验之外的一手资料。
这些作品对个人体验的拓展,无疑是创投项目与市场建立联系的重要一环。在肯定了这些作品后,电影市场评审、作家麦家发表了一番对于现实的观点:“导演编剧的土壤是生活,但是不是日常看得见的日常生活,而是心灵现实。”
当然,FIRST的多元性不只是提供更多市场稀缺的题材和类型,在文艺片的范畴里,新的尝试也在不断出现。
《失荆州》是创投上比较少见的剧情、历史类题材,导演、编剧陆晓朦在路演阐述中表示自己想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去塑造一个心目中与过往作品所呈现的不一样的暮年关羽,更多的以“人”的角度去平视他。这对新导演无疑是大胆的挑战,“我很想拍关羽,一个不一样的关羽。”
多元性更加体现在以交易为直接目的产业放映环节。产业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小成本科幻片《降领者》,而收尾的片子则是喜剧《银河写手》,后者入围了今年FIRST影展主竞赛并收获大量好评。
如今百花齐放的局面,是FIRST和创作者相互选择的结果,FIRST电影市负责人将这个过程形容为“双方角力”的过程,通过每一年的电影节和类型片实验室,FIRST向市场和创作者释放信息,创作者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文本。到今年,显然大家都走到了相对开阔的地带。
在去年短片《似曾相识》入围FIRST主竞赛后,FIRST成为《失荆州》在创投平台的首选。FIRST的肯定成了今年陆晓朦的长片项目专注于FIRST的理由,“我希望去自由度很高、会选择不一样的视角给年轻创作者的平台。”
能被看见的作者性
在电影市场的颁奖酒会上,喜剧《莎士比亚在东北》的导演、编剧奚龙飞一共上了5次台。
奚龙飞告诉毒眸,《莎士比亚在东北》并非要做一个市场上热门的喜剧类型,而是希望具备更多的作者表达,他对这部作品的概括是:人物上“莎士比亚本土化”,气质上“王家卫县城化”,情节上“卡夫卡世俗化”。
在东北文艺复兴受到欢迎的当下,这部风格独特的作品有着不错的商业前景,奚龙飞也觉得自己的片子很适合FIRST,“这个故事它比较黑色幽默,也有商业元素,又有一些表达的意见,有一定的作者性。”
《莎士比亚在东北》在FIRST的成功,无疑是过去对于电影市场商业性与作者性争论的回应。商业性与作者性,类型与故事完成度的张力,是过去几年FIRST市场上时常被讨论的一个维度,今年一些解法正在被找寻到。
更多的电影在寻求兼顾作者性与商业性。即使是标准的商业片配置的《全屏搜索》,导演迟海也觉得自己有很多的现实表达,“虽然我们路演的时候好像把这个故事讲的很商业,但其实如果读了剧本就会发现,其实里面我们想追求的还是非常写实的方式,想写一对夫妻在当下现实的真实困境。”
能被看到的作者表达,这是电影市场希望帮助创作者们实现的。
评审们当然是给予创作者建议最多的。在《失荆州》公开陈述上,评审们都为这部作品的商业前景出主意,导演陆晓朦也感受到了这个问题,“商业性上可能稍弱,写的是一个59岁的关羽。”
在公开陈述时,电影市场评审吴君如建议导演重新考虑35毫米胶片拍摄的想法,因为会大大提高成本,高群书则建议他努力撬动一个知名演员,这样投资也就水到渠成。在收到这些建议后,陆晓朦之后也告诉毒眸,因为还在海外读书常在纽约用35毫米胶片拍摄短片,所以他之后会去调研纽约的相关设备和胶片是否方便租借及进口到国内,同时进行项目的后续推进。
资本对于新导演往往充满不确定性,而电影市场则为他们将资本变得更加具体与可触。
在媒体见面会上,高群书给新导演们的建议是:第一部作品尽量不要超过300万,“300万在中国无论是平台还是市场都是能回收的。如果新导演第一部电影能完成成本的回收,我觉得他的信心,投资人、社会和平台的信心都会更大。”
在今年的创投路演上,还增设了一个100秒的陈述时间,给未入选公开陈述的项目提供宣讲的机会。对于入选陈述的作品,今年也新增了4位著名演员和导演作为电影市场主理人,来为市场嘉宾进行特别推介。
FIRST还在试图加强创投与产业放映的连接,营造更整体的电影市场氛围,这也有利于参与产业放映的导演们与市场的对话。
《大概前十二天》入围了今年FIRST的产业放映,三场放映安排在产业放映前三天,很多后半程抵达的市场嘉宾在与导演孟醒洽谈时常会说,“抱歉,我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片子,但是很想约你聊一聊。”
尽管产业放映无法完整展示出影片黑白影像和对话的魅力,但洽谈中,孟醒还是直观地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的声音和建议。“虽然片子是整个市场里面投资最小的,但市场嘉宾可能也不太了解这种小片子,比较关心最后的上线方式。”
参与即有所获得,当气质独特鲜明的作者电影和商业前景可以想象的商业片都能在FIRST有被看到、被讨论的可能性,对于年轻的创作者来说,或许就是极大的满足。
而在初次的抵达之后,真正的电影之旅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源系统网络数据抓取,如不想被抓取传播,请告知删除并停止抓取传播,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zhibotv.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