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春江花月夜》北京首演呈现“当代昆曲最好的样子”
中新社记者 应妮
由“昆曲王子”张军领衔的《春江花月夜》3月18日晚完成首次在北京的演出,谢幕时的如雷掌声再次印证该剧无愧“当代昆曲最好的样子”之盛誉。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传世名篇,素有“孤篇压全唐”之说,而史料对于张若虚生平事迹的记载却很少,诗人何以作出《春江花月夜》?这其中就有着极大的创作空间。
剧中张若虚扬州观灯之时,偶见少女辛夷,意欲一诉渴慕,却被鬼卒错拘而亡,中国直播网 ,中国直播网,他魂堕幽冥,辗转力争,重返人间,可佳人已白头,自己却还是那个27岁的探花郎……
“穿过生死狭窄的甬道,我们久别重逢。”张若虚与辛夷有三次相逢,张若虚始终27岁,辛夷分别是16岁、26岁和66岁。台湾导演李小平把这三次见面概括为“微醺”“震惊”“宁静”。
从2015年首演以来,《春江花月夜》已在上海、南京、台北、重庆、苏州、香港等地进行了20多场巡演。演出过程中,主创团队不断打磨和修改演出版本。从最初还原古桥的写实背景,到全新写意的舞美,素白曲线营造出桥的意向,借由舞台的延伸、镜面的倒影等手法营造出虚实空间。而北京这版的演出,甚至首次大胆添加了室内管弦乐的伴奏,“我们称之为2.5版”,李小平笑称。
这场近3个小时的戏有35段唱腔、33个曲牌,全部经过了老一辈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振仁和张洵澎的认可。主演张军最后还要唱完12分钟的《春江花月夜》,这是一支全新的唱段。
在创新和传承之间如何寻找平衡点?这位被授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的俞振飞大师再传弟子,显然有着自己的思考。“《春江花月夜》剧本创作本身采用了古汉语的文本、严格的昆曲曲牌体,这就具备了昆曲完美呈现的基础。在坚持和守住本体的同时,我们这一代人如果能以严谨虔诚的态度,用自己一点能量去吸收传统的话,在发展过程中面对其他‘变’的部分应该就会比较从容。我想这也就是梅兰芳先生讲的‘移步不换形’。”
辞去上海昆剧团副团长职务,成立张军昆曲艺术中心后的这些年,张军一直在践行他的想法。他打造的实景园林版《牡丹亭》今年将迎来第八个演季,“水磨新调·Kunplug”更是包含了电音、摇滚、爵士等风格迥异的音乐元素,让21世纪的年轻人有机会亲近昆曲这支幽兰。他也不遗余力到处宣讲昆曲之美,20年间,张军已做过500多场讲座。他常说,“全本的《牡丹亭》一共55折,真要演完最极致的版本,一天唱一折,也得唱上2个月……昆曲在明代就是今天的韩剧啊!”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颁给他“和平艺术家”称号时评价,“长期以来,张军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感受到昆曲之美,推动这种古老优雅的艺术得到传承。”
一位第一次看昆曲的观众说,《春江花月夜》的观剧过程很美好,感觉把昆曲从考古和纯美的“玻璃柜”里取了出来。张军希望这出戏十年能演满一百场,“用生命和时间来祭奠。”他更希望的是,“让昆曲,成为当代观众生活的一部分”。(完)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zhibotv.com.cn。